所谓“软路由”市场的现状和使用风险


这是一个门槛很高的品类,大神只花很少的钱就能玩得美滋滋,小白花大价钱仍可能弄得一团糟
题外话:很多人根本不去了解各种固件或者刷机包是否安全,例如华硕和三方开源Merlin固件,国人拿过来搞成闭源打包,google下你会惊奇的发现国内居然几乎用的都是这“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的固件。
      ❗所有不开源的项目都要慎重使用
      ❗最好自己编译定制自己的固件
      ❗各论坛多插件集合的OpenWrt固件,和不开源梅林固件的不可描述上网插件,由于这些不明程序运行在root权限下,如果有后门,就是一场灾难。
      ❗时常翻看路由日志,家用的话注意设备连接变化。

现状成因:

大陆使用软路由的用户,至少七成以上是为了“那个上网”功能,因此哪怕主路由使用爱快、ROS等操作系统,也会用虚拟机或docker去搭配OpenWrt等。

目前绝大多数国内用户常用的能进行“那个上网”的固件,无外乎三类:OpenWrt、Padavan、Merlin。其共同特点是由民间团队乃至个人维护,代码开源在GitHub等平台上。

显然这样的小团队是无法与拥有数十几百名专业码农团队的正规路由器厂家媲美的。别说联网引导、一键配置、OTA升级、APP管理了,就连固件本身,开发者都不会直接提供,需要用户自行编译并刷入设备,所以说想玩转软路由,门槛其实很高。

1、要对于自家需求,以及能满足需求的硬件有准确的认识,避开因为炒作和推广而畸形涨价的坑货,蹲守到实惠好用的设备。

2、动手能力不错,可以自己编译固件并定期更新,并且面对诸多功能要保持克制。商用的服务器之所以稳定,除了硬件定制之外,同样重要的原因是上面运行的服务是固定可控的。想想看all in one设备和只运行单一路由系统的小主机,谁更容易崩?

3、有一定的排障和信息检索能力。这一条与上一条是相辅相成的,既然固件和插件都只是个人开发者,那bug必然难以避免。所以使用这些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像用手机或电脑那样万年不更新,负责的开发者会经常看issue和pr,尽可能地修复bug,不更新的话许多bug是根本没法解决的。

软路由的定义:

  • 家用路由器满足不了(性能,功能)
  • 又买不起企业路由器

如果真要使用软路由

  • 选择开源

相关文章